
6月21日10时42分
迎来夏至节气
这一天
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
到达一年最北端
是北半球夜最短
昼最长的日子
夏至过后
三伏不远
此时气温高、湿度大
空气对流旺盛
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
这种雨骤来疾去
降雨范围不大
人们称之为“夏雨隔田坎”
刘禹锡曾用
展开剩余75%“东边日出西边雨
道是无晴却有晴”
描述过这种天气
夏至养生,做对这4件事
俗话说:冬至一阳升,夏至一阴升。夏至与冬至这两个节气都是阴阳转换的阶段,所以此时养生,既要注意保护阳气,也要静心养阴。
夏至起居——晚睡早起加午睡
夏季日长夜短,起居调养也需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,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,适当午睡以养阴护阳。
需要注意的是,炎炎夏日,阳热使得腠理开泄,易受风寒湿邪侵袭,因此应少居空调屋,睡眠忌露宿。
夏至饮食——多酸多咸少油腻
夏至时心气旺而肝肾弱,酸、咸之味可以补益肝肾,滋肝肾之阴。
酸味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,可固表止汗、收敛心气,如山楂、乌梅、番茄、柠檬、柑橘等。夏天炎热容易出汗,身体里的盐分会随着汗液一起排出体外,吃些咸味的食物,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,如海带、紫菜、虾等。
此外,夏季饮食还要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肥甘厚味,多吃点绿豆、薏苡仁、小米、鸭肉等清补食物,可以避免苦夏。
夏至运动——和缓舒适量要小
夏至阳气最旺,阴气初始。适度运动可以顺应阳气的向上升发,使之不受阻碍,助人体气血通畅。如果运动太过,汗出过多,反而会耗散阳气,同时也损耗阴气,不利于对初生阴气的养护。
在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,应避开日晒强烈之时,缓行宁心,以防伤暑。汗为心之液,如果出汗过多,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盐水汤,切忌冷水淋浴,以防寒邪直入,损伤人体阳气。
夏至情志——心态平和忌动怒
养神之道贵在“静”,“静则神藏,躁则神亡”,精神情志活动宜保持淡泊宁静,摒除杂念。夏至之时阴阳二气相交,人易心烦气躁,情绪不宁。此时要善于调节情绪,心胸开阔,乐观洒脱,从而使气机畅达,五脏安和。
此外,在五行理论中,角、徵、宫、商、羽五音,分别对应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。夏季,人们可以常听欢快、轻松的徵调乐曲,以安心神、养心气。
夏至日
光最是明,最是久
在热浪翻滚的日子里
愿你的生活也随这生机一起
逐光生长,丰收在望
河南日报微信综合自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、央视财经、人民网
来源:河南日报
发布于:北京市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